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09的文章

督導時的有益及無益

督導時對受督者有益的是:透過發問去協助他探詢自己某些價值觀與信念的來由(是如何形成的),而不是用督導者的價值觀去評斷受督者的價值觀(當然也包括某些情緒及困頓)。另外就是要求他念專書,並討論。 督導時無益的是:在那裡高談闊論(比如:假如我是完形取向,我會怎麼怎麼辦等等),但是受督者會覺得,如果我想知道我就會問你,或是去找資料即可。 再次確認一件重要的事情:督導的目的在於empower受督者,做不到,一切免談。

情緒漫談--快樂

談到「快樂」情緒,可以談到它是個酬賞機制,可以增強人們不斷去做某件事情的熱情,但是有時被誤用,就會陷入「沈溺」,比如沈溺在網路世界、愛情、性興奮、煙酒、藥物、賭博等,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多元的快樂來源,以及追求自我超越的快樂。

If..., then...

往往認為要先去做到 if 的先置條件之後,才能去做到 then 的任務完成。但這是錯的。這就是本末倒置。 有的時候在條件缺乏的情境下,仍然能做出一道又一道的好菜。但是清粥小菜,不會是山珍海味。有時油鍋沒有弄熱,也可以煮出冷盤,或是做橄欖油拌菜即可。

打破自己,重新再來

如果不能打破自己舊有的行事風格、價值信念,那怎麼會有新的自己? 如果繼續使用舊有的方式進行,又怎能奢望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呢?

病理觀/ 希望觀

個案記錄與個案報告表是否可以交給當事人看?如果寫的都是當事人所同意的事實,有何不可?但是現在大多數的個案報告都是以病理觀在敘說,當然不敢拿給當事人看囉。不過者這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當事人來到諮商室,都是在談問題與困擾,當然寫下來的都是負向的問題囉。不過當以敘事治療的眼光在看當事人時,會看到許多影響問句(行動藍圖與意義藍圖)、外化問句、獨特結果、內在外在資源、熱情與渴望、重新會員化,如果都是這樣在書寫的,也都是當事人所認同的,有何不可?更何況還有可能讓他感到更有力量,不是嗎?

案主問題概念化

主述問題不等於問題分析。 主述問題是以案主的知覺及思考架構來陳述他現在所遇到的問題及原因。 問題分析(或是案主問題概念化)是以心理師的思考架構來陳述案主現在所遇到的問題及脈絡因素。 如果寫的好,接下來的介入計畫就好寫多了。

外化不等於外在歸因

外化是把「問題(困擾)」放到人之外,人可以在一個不受問題污染的情況下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人可以在自然有力量的情況下去面對及解決問題。 外在歸因是人把所有的製造問題的責任全推到他人(或上天)身上,所以解決問題的key也就不在自己身上。 兩者很不一樣,千萬別因為案主開始進行外在歸因的時候,就不敢進行外化了。

雙主體:它與你

所謂的外化,就是將問題和人做區隔,人是人,問題是問題,當案主說:我把悲傷的情緒放在心裡,而這時心理師該如何進行外化?試舉二例: 1-1. 你把那個情緒放在心裡多久了? 1-2. 那個情緒什麼時候開始住在你的心裡面? 或是: 2-1. 你什麼時候可以把那個情緒拿出來? 2-2. 那個情緒什麼時候會想要離開你的心裡面? 似乎都是在做外化,但是感覺差很多。 當所用的主詞是第三人稱(它)時,感覺上有兩個主體在運作,一個是人,一個是問題,而問題有它自主的企圖、詭計、需要、期待、想法等等;而當使用的主詞是第二人稱(你),這似乎是把人當成主體,而問題成了受體,如此,問題又回到了人的身上。

個人中心與敘事治療的結合

個人中心取向與敘事治療取向的結合。 個人中心的同理和敘事治療很相似的哲學觀在於都相信只有自己才有能力去解決問題,治療師沒辦法幫案主解決問題,那治療師何用?也許就是用著很好奇的態度去了解做在你前面那個「人」。 個人中心所能做的大多是傾聽案主主觀內在世界(體驗與建構),而且很多時候是聽「主流的故事」、「主流價值觀所影響的選擇性故事」,治療師要不要去傾聽?要! 要去聽懂主流的故事,但是要相信,案主不只有這些主流故事,仍然有許多非主流故事,不相信案主是如此的無能,相信他一定有辦法。所以當聽懂之後,就應該要用敘事的問句,去問出許多非主流故事及意義。

巧合

圖片
在高鐵上,遇到一位教授在責罵自己的研究生,彷彿字字句句都罵在我身上,他主要是說: 你們到底想不想畢業? 要求的進度做得怎樣了? 為什麼都不來找我? 結論是:你們很辛苦,可是做的事情都不對,重要的事情都不去做,如果再這樣,我只能說,你們真的需要更多時間了。 唉!好冷!有必要這麼冷嗎?

熱情與實踐

有了熱情,就要去實踐,就算有困難,還是要去實踐。 有了熱情,沒有實踐,那個熱情,叫做是夢想,去找出非主流故事。 非主流故事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克制焦慮的衝動,相信自己有能力。 實踐的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去做該做的事情,從每坐下來的第一秒鐘開始,直到最後一刻。

Yes, I can.

在睡夢中,突然有個聲音出現,I believe that I can do it.,過去總是無法如期在時間內完成報告,除了自己拖拖拉拉的個性,除了自己總祈求完美的個性,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過於自卑,不相信自己可以有能力可以解決問題,總是認為,一定要有一個先決條件的出現,自己才有可能去完成某件事情,譬如認為只有在安靜的咖啡館才能好好打報告,在家中就 不可 能好好打報告,一定只有在將「現象學」讀完之後,才有可能寫出好的報告,只有在和同學討論之後,才能寫出好報告,只有怎樣怎樣之後,我才有可能完成這些事情,但是心裡面其實是想著,目前的我能力不足,寫不出什麼像樣的報告來,對,就是這個聲音在阻擋我前進,包含我總是相信,我是無法抵抗電視及網路的影響,為什麼我就是不相信,Yes, I can.呢,我就是可以解決問題,我得相信 我自己 本身就可以解決問題(我自己就是解決問題最重要的資源),才能再去思考我該如何解決問題,去尋求資源(這也必需我自己去找),相信自己是重要的,所以有時候必須做某些割捨,也是必然的(我的情緒穩定是一家人情緒安定很重要的一股力量),我相信我有能力去說服別人。

結婚

結婚只能保證你有了另一半,卻不能保證擁有幸福。 結婚不是美麗的ending,而是考驗的開始。

回函

圖片
有回函總是好事,好事在於有機會,有鼓勵。 但也有擔心,擔心在於「冷淡」,自己想像的冷淡,抑或真實的冷淡。 還記得重新會員化嗎?有些聲音不管是真實或是自己的想像,如果是鼓勵性的、有力量的,就撿起來用,就納入自己的(說故事俱樂部),有些聲音不管是真實或想像的,如果是拒絕性、削弱、毀滅性的聲音,就趕出俱樂部即可。

朋友力量大

圖片
在無助的時候,找個值得信任,你「願意」跟他說說心底話,真好,可以幫助自己從無助的深淵中爬出來。 但是「願意」真難,這聲願意,要有很多條件配合,你知道跟他說這些話,不會引起訕笑,你和他過去的關係,你不是扮演拯救者、照顧者、受評者的角色(這些角色會讓自己不想要示弱),能找到,真好。

情緒是啥瞇碗糕?

情緒是一種反應的總稱,是一種人們(其他動物也有)的自然反應,這反應牽涉到認知、行為等,而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常會出現不耐煩、滿足、生氣等情緒,而這些都是很簡單就可以知道的,不過我的報告中卻要大張旗鼓的說他一番,難怪會有許多的困難產生。 父母有一個最重要的情緒,稱為「期待」,期待孩子能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兒女都能夠成為人中龍鳳,但是當孩子無法達成期待時,卻有些許失望,但是父母是否可以向兒女表達失望的情緒,往往是不能的,而是否可以表達出生氣的情緒,是可以的,因為權威上(社會主流聲音)允許上者可以對下者表達出生氣,但是上者不太會承認對下者失望,或者是上者的失望就會轉換成生氣。 父母對孩子生氣時,當看到孩子掉眼淚,自己就會馬上心軟。 父母也會對於自己無法成為一個稱職的父母,感到非常的自責。 但是父母有時也會擁有的情緒是隨著孩子而變化,孩子高興,父母跟著高興。

我的下一步

圖片
凡事思考下一步是好的。舉凡要放置任何物品,就要想到下一次的動作是什麼,然後將把物品放置於下次容易就手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