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心家2014電影欣賞同好會(1)--橫山家之味

首先,先要謝謝一群好朋友(老朋友和新朋友)一起參與了第一場電影欣賞同好會,也共同見證了在連心家想實踐的「故事(敘說)可以影響故事」的哲學態度,謝謝大家,過程裡的感動都會一直在我心中。
接下來我想要寫一些我對這部電影的體會與感受,拋磚引玉,也希望有更多朋友可以在此留言,說說你的回饋與迴響,不管你是因為看過這部電影,或是只是路過被其中的某些文字引發共鳴,都是可以說的。
「橫山家之味」是一部很平凡,卻又有好多豐富故事的電影,它描述了一個平凡家庭裡,家人回家祭拜的故事,電影裡裡發生的故事情節,你我家裡都會遇到其中一部分,故事裡的固執不通人情的老爺爺、善於用食物照顧家人的老奶奶,在乎父母的肯定卻又一直得不到的次子,努力扮演好賢慧媳婦言行的媳婦....的各種角色,或許你也都可以在家人或朋友中找到類似的人物,在這些家庭秘密、外遇、哀傷與思念、親密關係等議題被探討的時候,電影沒有給解答(或許生命中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的),但是每次看完之後,就會有好多的感動,我在這裡,想要說說兩個我一直會回味的地方。
盡責卻孤獨的父親。我每次看老爺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或許他看來是這麼的不通人情,每次講話,都會讓身旁的家人感到不悅,甚至生氣,但我在想,在他的生命論述裡,當個能傾聽或是與家人建立親密關係的爸爸,一直不是他在社會文化裡被要求的角色;那他的角色期望是什麼?或許就是努力賺錢養家,讓家人能夠有富足的生活,妻子不用擔心家計,孩子能夠讀大學。他有無努力盡到這些責任,有啊!但是當他從那權威且受人尊敬的醫師角色退下來之後,他發現世界改變了,在工作上,他是權威者,也是優勝者,但在親密關係裡,恐怕他是個失落者吧!因為沒有一個家人願意好好理會他,或是用他認為合理的方式去接近他,我猜,他也不懂得如何好好接近太太、兒子及孫子吧。從社會建構的立場來看老爺爺,理解他行為背後的社會脈絡及故事,就對他那些言行多了一些理解。
凡事總遲了一步。電影最後的地方,次子突然記起那個相撲選手的姓名,順口說出:「唉呀,怎麼每次都遲了一步。」以及,在最後他說:「終究還是沒有陪爸爸去看足球賽,還是沒有實現媽媽要坐兒子汽車的夢想。」心裡就會有很大的震動,在關係裡,一些看來簡單的事情、容易的願望,卻因為它看來平凡而變得不重要。重要的事物,總要在它失去後,才能顯得它的重要。

故事裡有好多地方,值得大家細細品味及感受,如果你也看過這電影,有你的感受願意說,歡迎大家一起說你的心情吧!

留言

  1. 我來說說我的感想吧。
    我離開的時候廷誥跟我說,裡面有很多東方人共同的文化經驗。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那些熟悉的互動模式讓我的心感到糾結。觀賞過程當中,一直浮現著某個生命的片段,可能看見某些長輩的臉孔,和他們說的一些話; 在主角的身上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
    例如影片中的那位老爺爺,總是喜歡灌輸小孩當醫生非常棒的想法,不太管對方願不願意接受,這行為在我們華人文化裡屢見不鮮。一方面長輩大概是覺得我做過,我覺得不錯,所以我希望家人跟著做; 一方面也可以看見東方文化對傳承的渴望,看到後代有人可以承接衣缽、認同自己,會感到多麼安心及驕傲。
    歷經了一日的相處,沒有和其他電影一樣誤會冰釋、和樂融融的結局,主角一搭上車就和妻子說"新年不用回來了,一年一次就好......就跟妳說在昨天吃晚餐前就該走了",加上電影後頭主角說後來一直沒陪爸爸看球賽,沒實現媽媽的願望,這描述如同寧靜夜晚的響鐘,很真實、很清楚。這或許就是許多人經歷到的故事,有時候雖然感覺到自己應該把握珍惜家人的機會,但想到伴隨而來的負向回饋,就會打消念頭。有時,故事就是會這樣完結。

    回覆刪除
  2. 有時,故事總不是那麼完美的,不完美,或許就是生命的真實。

    回覆刪除
  3. 這是我幫秀鸞轉貼的心得:

    再度重新觀看這部電影,兩次觀看的感覺好像有些許不同@

    記得第一次觸動我的是片頭一開始,片中媽媽和女兒在廚房裡邊煮菜邊話家常的的情景,因為那也是一個我很熟悉的畫面(好像從小到大,在過年過節或家庭為了某個活動而聚會的時候,我總喜歡跟在媽媽的身邊幫忙ㄟ!,其實我也不清楚自己是否幫了倒忙!呵,但就是喜歡當個小跟班!在與家人準備美食的過程中,也就發生了許多不同的家庭互動故事!




    故事中,或許是東方文化對男性兒子角色的期待使然,因此當小兒子的工作和婚姻均不符合父母親的期待時,雖然父母親沒有明白說出媳婦哪裡不好的地方, 可是他們卻會在言談間有意無意的透露出他們的看法,或者私底下說了諸如"二手貨(再婚婦女)"的評價字眼,然而如此反而拉出兒子媳婦和父母親之間的距離。此外,對照過去傳統的"重男輕女"文化與現在強調"性別平權"的文化.有時候換個角度來想,也未必要積極爭取所謂的"男女平等",因為每個不同的角色都有它辛苦的一面吧?




    片中,提醒我們,「改天」、「以後」、「找一天」,這些隨口提出的約定,卻可能因忽略或不在乎而無法?現,留下遺憾吧!。電影中,短短一天的家庭生活聚會,卻刻畫出家人之間的親情、夫妻、手足(比較與認同)、死亡(死掉並不等於不存在)、繼親、社會文化脈絡對男女角色期待不同等很平常卻又真實、矛盾的細膩情感刻畫。
    在片尾之前,老爸爸和老媽媽送男主角一家上車之後,兩邊各自的對話,『下次要再見,應該要等過年吧!』老人家是這麼說。
    『我想,過年就不必回來了吧!一年回來一次也就夠了!』是年輕人這邊的說法。
    這誏我想到,好珍惜每次能夠回家的機會,即使只是我們母女在廚房旁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餐點的做法,陪爸媽一起準備拜拜的東西等,許多家人間的共同回憶,好和不好的,好像都是一種親密情感連結的表現?!

    回覆刪除
  4. 我最觸動的是最後一幕,小女孩問爸爸蝴蝶的傳說來自哪裡,爸爸回答「不記得了!」
    男主角曾經如此抗拒家族的事業,但其實許多關於家人的故事都已經刻在心上;就好像我發現自己心裡許多連自己都不清楚的地方,卻清清楚楚的將上一代的故事給傳了下去,正好觸碰到我最近在思考的問題,「從長輩那裡接收了什麼,是我想要持續擁有的?」
    「長輩給了我什麼,是我想要改一改變成適合自己的?」
    「我想要給女兒什麼?如何用他可以理解的方式?」
    這些思考讓我愈來愈珍惜家裡已經發生過、正在發生的故事,也愈來愈期待我們家會寫出哪些故事。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迴響團隊模式 」團體督導會

「最想說的話,被自己聽見—敘事實踐的八堂課」閱讀對話工作坊

「兒童敘事治療」基礎訓練工作坊